yd7610云顶首页 - yd7610云顶-欢迎您

联系电话:86-571-86138192

“巧夺天工”做品牌

发布时间:2018-04-16 03:17:32

忠于初心,始于诚心,恪于匠心。

这三句话,封福良做到了。

他是名气很响的“天工装饰”的创始人。

16岁那年投身建筑装饰行业,摸爬滚打数十年,从最先一支几个人的装修工程队,发展为具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壹级、建筑幕墙工程工程专业承包壹级、装饰装修专项设计甲级、建筑幕墙专项设计甲级、展览工程施工一级,集建筑智能化、消防工程、机电设备安装、城市与道路照明、钢结构、安防施工、家具制造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企业。

如今的“天工装饰”,俨然已是全省建筑业界的“希望之星”。

取名“天工”,封福良意在“巧夺天工”。“这是一项‘美’的事业,我们的创业之路,就是一条发现美、创造美、传递美的追求之路。”

 

始终如一

说起建筑装饰行业,其实蛮传统,进入的门槛也不高。

很多人在这里淘到了第一桶金以后,另谋他去,然而20多年来,封福良却执着地在做装饰。他认为做装饰不是“当包工头”,而是为顾客营造美好舒适的的生活空间,是“创造美的事业”。因为怀揣这样的理想,所以“天工”不敢懈怠。

封福良最早是个木工。凭着自己一身过硬的好手艺,加上他还爱动脑子,几年后就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,创办了“福良装潢公司”,公司最初只有两三个人。从“福良”到“天工”,他把“谋发展,抓质量,树品牌”作为公司发展的“三要素”。

封福良的想法是,始终以独具匠心的设计,平实可信的价格、高超严谨的工艺以及文明守信的经营服务于顾客,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实力,谋求企业发展,赢得社会认可。

从公司最早成立,他就有一个目标,凡是“天工装饰”承接(建)的工程,不仅要质量过关,工艺也一定要出色。这些年,封福良无论在国内出差还是去国外考察,总是要去当地最有名的建筑看看,“好的建筑,都是一个城市文化符号。”

无论是走近天工的办公区、车间还是施工工地,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“清爽有序”。原因当然是管理严格。从2002年开始,“天工”就开始实施各种目标管理活动,从销售、质量、材料、交付期、损耗、成本、库存等各方面,都有严谨的考核考评指标。

2004年底,yd7610云顶首页 - yd7610云顶成为具有国家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。这是,余杭建筑装饰业发展史值得记录的一页。

作为余杭装饰业本土“第一品牌”的掌门人,封福良深知,唯有过硬的工程质量与优质的服务,“天工”才能走得更快,走得更远。

时间又过去10多年,天工的业务,每年都在稳步向上。浙江省装饰行业协会的一位领导评价说,天工装饰这些年,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。

天工的办公大楼里,这种荣誉很多:“重合同守信用单位”、“消费者信得过单位”、省级“文明经营示范单位”和“省装饰行业百强企业”。问封福良,他最看中的荣誉是什么?他说,是余杭的上市公司或著名企业的大楼,大多选择“天工”来装修。“这份信任,是沉甸甸的。”

 

成人之美

封福良总说,“市场竞争,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。”

每个新进“天工装饰”的员工,首先要遇到两件事,第一件,学习法律法规知识。“这是门必修课,我们这个行业,一定要对法律有敬畏意识。”封福良说,作为天工的员工,要明白“哪些事该做,哪些事不该做”。

第二件——有一天,董事长突然会出面在你面前,大家面对面,真诚地谈心。

就拿一个外地来的大学生来说,原先心思一直很活,工作也显得有些毛糙不安。封福良和他有过一次长谈。此后,又经常找他谈心,慢慢的,他变得十分安心而敬业。

想知道原因?他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,可窥见一二。“士为知己者死,今后要努力工作,报答公司对我的关心与厚爱。”

封福良爱才。

他说自己最喜欢和三种人打交道。一是年轻人。建筑装饰行业工作辛苦,竞争十分激烈,需要的就是年富力强、有闯劲的年轻人。三是会思考的人。遇到问题,会想办法。三是爱学习的人。“我们这个行业,对新科技新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,光凭经验、老一套行不通。”封福良自己爱读书,发现一本好书,他总是急着要与同事们分享。

封福良重用了一批有文化、年纪轻、能力强的项目经理,现在这批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在“天工装饰”成了“中流砥柱”,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归宿感。

建筑企业,总有一些“特殊员工”——那就是工地上的外来农民工。在“天工装饰”,农民工的分量很重:在这里,他们可以定期参加带薪学习和培训,当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或变故时,公司也总会派人提供帮助……每到过年,封福良总要请大家吃一餐团圆饭。公司财务早早安排好资金,“我们有一条,每位民工离开工地回家时,一定要让他足额拿到工资,快快乐乐过年。”封福良说。

    

牢记责任

这些年,余杭这座城市,越长越高,越来越美。流光溢彩的绚烂灯火,背后是一大批像封福良这样的建筑装饰行业从业者辛勤的汗水。

“我们很勤奋,也很可贵。”如今在封福良的话语体系里,已然丝毫看不出当年那个包工头模样,“我们是美好城市营造者”。借由这样的情怀,他贴出许多时间和精力,把“余杭建筑饰行业协会”这个社会组织搞得风生水起,“我就是想把余杭的建筑装饰行业的骨干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,凝聚起行业发展向上的力量。”

这是一种责任。

还是带着这种责任意识,封福良投入到政协委员这个角色中。

他已是连任四届的老委员。他收藏着参加每一届政协会议的出席证,对他而言,“做政协委员是一种荣誉,也是一种责任,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经验,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程。”

作为政协委员,封福良的提案总是落在民生“小事”上。比如,几年前,看到一些学校的学生校服用料单薄、样式单一,他就要替孩子们“抱不平”;比如,为了使城市的垃圾桶设置更科学,他自己出钱请人跑外地搞调研写报告。

有人说,封福良很注意细节。封福良说,细节做好了,大事还怕做不好?

天工的日子好了,能帮一些需要帮助的人,就尽量多帮些。谈到“公益”,封福良的回答很朴素。余杭本地一家媒体有位记者说,这些年,看到我写的帮助白血病患者或是困难家庭的报道,封福良总会打来电话,说“我捐一点。”然后会嘱咐两句:“我的名字就不要报道了,如果他(她)康复了,告诉我,如果钱还不够,再来拿。”

在这位记者眼里,这是“天工”人最美的底色。

 摘自《余杭》 

 作者 吴天明

 

声明: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,皆为内容健康、积极向上的佳文,仅供网友学习而非以盈利为目的。由个人发表的评论,均非本公司观点。如文章原作者对于本网站转载有任何意见的,请致电我公司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

Baidu
sogou